
PLO與NLHE的差異,就技術部分來講,我想目前自己還不夠資格來說明;不過就撲克遊戲中共通的基本架構來分析,也許可以給一些想入門的朋友們一點想法:
1. 輸贏的速度
簡單來說,PLO輸贏的速度比NLHE來的快很多。 我們開個6桌NL100 6max,兩個小時的輸贏平均來說也許是正負兩個buy-in;但PLO就有可能到達5-6個buyin,而這是非常正常的。 因為PLO中stack-off的比例非常的高,很多時候都是coin-flip的拼輸贏;這是打慣NLHE的玩家需要試著接受的一點。
2. 資金管理
對於資金管理這方面,我自認是非常tight的。在打NLHE時,基本上都是隨時保持著100個buyin的BR (well,現在我後悔啦);因為等級越高,技術的優勢越小的時候,BR上下震動的程度也就會變大。有足夠的BR比較能讓自己發揮出正常的技術水準,不用擔心沒有子彈。
前面提到,PLO的輸贏很快,也就是當你衰的時候,一個session掉10個buyin是很稀鬆平常的。新手朋友們也許認為準備個30個Buyin就可以開四桌PLO了,但我會建議50個以上,比較不用擔心破產的問題。
3. 心理狀況的評估
最近有一手牌 POT有 600BB 在flop打完,我是76%領先,結果被對手到了Turn中到他的6-outers,GG。那天已經很衰了,但我覺得都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(EV在那之前大概有正6-700BB,實際上約負3-400BB)。不過經過這一把,我整個有點on-tilt,但還是硬打硬搞,弄了10個小時已經累到不行才結束;原本可以從輸400BB離開,搞到最後輸1600BB (EV還正200BB)。
這邊想要表達的是,PLO是一個比NLHE還要更容易沮喪的遊戲,很多時候都會讓你on上加on。自己這時候的心理素質夠不夠強悍就成為一個關鍵;我覺得強悍也許可以解讀為"你想留在桌上繼續拼回來";但離桌這個選項或許也可以說成 "你強悍的說服自己不要在狀況不好的時候繼續凹"。
4. PLO是個post-flop的遊戲
因為不能在preflop就allin,而手牌之間preflop的equity也相當的接近,所以大部分50-100bb的PLO決定生死的地方都是在flop(或之後)。我認為這一點對於打TAG的玩家,是比較不利的;因為這遊戲會變成你很難用"等好牌"的方式來彌補你技術與觀念上的不足。對上魚類也許還行的通,但對上稍微會打的reg,就會覺得難對付;更別說是能順利升級了。
一點心得,跟大家分享 ;-)